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如医疗器械消毒不严,药品或生物制剂被污染,病人在输血时感染艾滋
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如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或生物制剂被污染,病人在输血时感染艾滋病、丙型肝炎等。我国也曾报导过血友病人因使用进口第VIII因子而感染HIV的事例。下面宝鸡华济妇科医院专家为您介绍医源性传播的一些情况。
医源性的类型
医源性传播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进行医疗预防措施时,未严格执行必要的规章制度,由所用器械、针筒、针头、针刺针、采血器、导尿管等被污染,传播某些传染病;另一类是由于或生物制品受污染而引起的传播,或器官移植引起的传播,这类情况较少见。
第一种传播方式以乙型肝炎多见,此外,丙型肝炎、艾滋病亦可通过此方式传播;第二种传播方式与第一种相比,虽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波及人群数量较多,故危害也较大。
预防
要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包括村了卫生室)均应加强消毒防护措施。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包括皮试、卡介苗接种等)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均应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采血针、针灸针、手术器械,划痕针、探针、各种内窥镜以及口腔科钻头等,也应包括穿耳孔和刺纹用的针)。尤其应严格对带血污染物的消毒处理。
虽然献血员在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谷丙转氨酶及HBsAg,肝功能异常或HBsAg抗HcV阳性者不得献血。但限于条件,还有可能个别的丙肝病毒携带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会输到病人身上,以致感染了肝炎。因此在没有十分必要的情况下,还是尽量不要输血为好。建议积极创造条件,对助血员进行丙型肝炎RNA和乙肝病毒其他标志的检测。
想了解更多有关治疗医源性传播请登录宝鸡华济妇科医院专家在线咨询。
(责任编辑: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