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癌的原理是:医师用腹腔镜行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和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广泛切除术,并在放疗前评价晚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有关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颈癌治疗及患者转归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对<40岁的年轻患者,可用腹腔镜检查有无淋巴结转移,并对无转移者行宫颈广泛切除术,以保留其生育功能。加拿大Plante等对72例接受宫颈广泛切除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参试患者中,有31例(50人次)患者妊娠,其中66%的患者妊娠1次,19%妊娠2次,16%妊娠>3次。这些患者的妊娠早期流产率为16%,妊娠中期流产率为4%,有36人次(72%)妊娠至晚期,其中28人次妊娠时间>36周,说明对年轻宫颈癌患者行这种术式是可行的。
德国Marnitz等指出,对宫颈浸润癌应在放化疗前用腹腔镜进行分期。他们在84例宫颈浸润癌(肿块>4 cm,并伴腹膜、淋巴结、膀胱或直肠转移)患者接受放化疗前,在腹腔镜下取活检并对肿瘤进行分期。结果表明,腹腔镜检查中发现,有15例患者(17.8%)有腹膜转移,有24例患者(28.5%)有膀胱或直肠转移,有60例患者(71%)有淋巴结转移,在13例Ⅰb期患者中,2例(15.4% )有肾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经腹腔镜活检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分期时可知,有36例(43%)患者的分期升高,如发现淋巴结转移即为分期升高,则有73例(87%)患者分期升高,但无患者分期下降。在腹腔镜下进行准确分期有助于给患者选择更恰当的治疗方法。
以往多采用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的方法行宫颈癌根治术。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设备的更新,已完成了不少在腹腔镜下行完全子宫颈癌切除术的相关研究。西班牙Gil-Moreno等用腹腔镜对27例早期宫颈癌(Ⅰa2期 4例,Ⅰb1期23例)患者在进行了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及盆腔淋巴切除术。研究者在每例手术中平均切除19.1个淋巴结,其中3例患者有镜下淋巴结转移,手术平均出血量为400 ml,参试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在术后平均36个月的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为无瘤生存。有研究表明,在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复发率方面,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但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膀胱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放疗时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也低。特别是在对宫颈残端癌行广泛宫颈切除术时,腹腔镜具有易于操作的优势。
伴随腹腔镜技术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如何适当缩小手术范围,避免过度手术成为术式改进的焦点。不少研究者提出,应在腹腔镜下对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进行检查,将有无SLN转移作为扩大手术范围的指征。术中或术前可用蓝色染料或99mTc标记(淋巴造影闪存技术中应用)对SLN进行造影,并在腹腔镜下取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查有无转移后,再根据结果确定手术范围及是否需再行辅助放化疗。该方法具有很高的阴性预测值,SLN如未受累,则可对早期宫颈癌患者仅行根治性子宫切除,而不必再行淋巴结切除。有学者发现,如淋巴血管间隙外观正常,但镜下发现有微小转移灶时,患者的复发率 (77%,20例/26例)高于无微小转移灶者 (35%,9例/26例)。在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阴式根治术时,应注意有无淋巴血管间隙的肿瘤浸润和淋巴结微小转移灶,后者为宫颈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对于临床难以确诊的Ⅲ级宫颈内上皮瘤(CIN Ⅲ)患者,腹腔镜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美国Eisenkop等对50例术前被诊断为CIN Ⅲ或原位腺癌(AIS)的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改良式宫颈癌根治术,其中9例被确诊为癌(5例腺癌,3例鳞癌,1例腺鳞癌;1例Ⅰa1期,3例Ⅰa2期,5例Ⅰb1期)。因此,对不能确诊但又不能除外宫颈癌的CIN Ⅲ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改良式子宫颈癌根治术是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小王)